北京海选品茶,北京喝茶工作室vx二维码,北京品茶小瓢虫论坛怎么加入

学术交流

新疆生地所举办第68期“天山学术论坛”

时间:2025-09-18

????9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周忠和、徐义刚等一行受新疆生地所邀请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新疆生地所副所长张道远研究员主持会议。此次学术活动由科研处主办,新疆旅游研究院和新疆地理学会协办。

????徐义刚院士作了题为“地球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的报告,通过“四个改变世界的地球故事”系统梳理了地球科学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并展望了其在未来的使命担当。历史上,地学以渐变论奠定进化论的时间基石,以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中国贫油”枷锁、托举工业化,以板块构造重塑人类对地球动力的认知,以气候变化研究推动全球经济向绿色低碳范式转型。面向未来,地学需继续以全球视野和交叉融合拓展认知边界,用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等大科学计划解码复杂地球系统;聚焦关键矿产、天然氢气、深海开发,服务国家资源与能源安全;强化灾害预警、生态保护与水源保障,提升人类社会韧性;更将知识延伸至月球、火星乃至深空,助力人类从地球物种迈向跨星际文明。报告呼吁保持好奇、尊重自然、携手合作,以地球-生命命运共同体理念守护淡蓝色星球,实现中华文明永续发展与人类文明持续繁荣。

????报告结束后,朱日祥、周忠和、徐义刚三位院士与研究所青年骨干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并详细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场师生纷纷表示,此次学术报告立意高远、信息量丰富,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是对关键矿产资源、双碳发展、未来主攻方向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

????朱日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地磁极性倒转、地磁场与地球深部过程相关性、克拉通破坏以及全球构造等领域取得了富有创新的成果。曾获首届法国科学院“法中奖”、第三世界科学院首届地球科学奖、陈嘉庚科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和201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知名古生物学家,在脊椎动物的进化方面取得了若干突出的发现和成果,先后在Nature、Science、PNAS、Proc R Soc B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有关研究成果曾多次入选美国Discovery杂志年度100项科学新闻,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美国Science杂志年度十项重大科学突破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2025年度科学探索奖生命科学奖等。

????徐义刚,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现任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候任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深地科学、宜居地球和月球演化研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东亚大地幔楔以及嫦娥五号和六号月样研究等领域取得创新认识。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一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活动现场

附件下载: